您的位置 首页 技术

南开大学制备出高性能大面积准二维钙钛矿LED

准二维钙钛矿薄膜由于其出色的光学性能已经在发光二极管(LED)器件应用中取得了成功。准二维钙钛矿薄膜可通过简单的旋涂法获得,并可通过调控其激子复合动力学与结晶动力学实现优异的电学、光学性能。

准二维钙钛矿薄膜由于其出色的光学性能已经在发光二极管(LED)器件应用中取得了成功。准二维钙钛矿薄膜可通过简单的旋涂法获得,并可通过调控其激子复合动力学与结晶动力学实现优异的电学、光学性能。然而,当器件面积扩大时,器件性能会出现严重下降,这极大地阻碍了准二维钙钛矿LED器件的进一步商业化应用。

近日,南开大学化学院先进能源材料化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袁明鉴研究员课题组聚焦高性能大面积准二维钙钛矿LED可控制备研究。研究发现,传统 “反溶剂辅助结晶”技术很难与大面积准二维钙钛矿薄膜制备工艺相兼容。失效机质分析表明,准二维钙钛矿存在高值钙钛矿相优先析出,低值相后析出的结晶特性。当反溶剂扩散不均匀时,基底边缘区域未充分接触反溶剂的区域会发生严重相分离。准二维钙钛矿薄膜中严重的相分离导致薄膜中能量转移效率的降低;同时由于不同的结晶特性导致薄膜质量降低,最终导致其光学和电学性能的下降。

图1 “反溶剂辅助结晶”工艺失效机制研究(来源:南开大学)

鉴于此,该课题组提出了一种“中间相调控”策略。研究发现,利用与无机层具有高结合力的两亲性氨基酸—正缬氨酸(NVAL)作为表面配体,会显著降低准二维钙钛矿相的生成能。这一策略引入了一个全新的、低势垒的成核结路径,NVAL的引入使准二维钙钛矿薄膜的成核结晶起始于准二维相而非三维钙钛矿相,这显著抑制了相分离的发生。利用该策略,在不使用反溶剂的前提下,研究人员在5.0×5.0cm²的大尺寸基底上获得了高质量的PEA2(FA0.7Cs0.3)4Pb5Br16准二维钙钛矿薄膜。

图2 中间相调控策略(来源:南开大学)

图3大面积准二维薄膜的特征

高质量的大面积准二维薄膜为构建高性能大面积LED奠定了基础。但除了薄膜质量以外,电致发光(EL)行为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材料的载流子复合特性。针对不同的应用场景,为实现对器件发射行为的精细调控还应深刻理解活性层中载流子的复合动力学。准二维钙钛矿的结构可调性为调节载流子复合动力学提供了可能。在这项工作中,研究人员进一步展示了通过调节薄膜平均值调节其激子结合能(Eb),并进一步获得具有不同发射行为的准二维钙钛矿膜的手段。  

研究发现薄膜的发射行为与Eb之间有很强的相关性。对于低值的薄膜,大的Eb导致了快速的激子和自由载流子复合,这避免了载流子在陷阱态中解离和猝灭。结果,低值的膜在载流子激发的起始阶段下表现出高的PLQY。然而,大的Eb还带来了严重的俄歇复合,使的低值薄膜在高电流密度下出现明显的PLQY滚降。而对高值的薄膜,结果则相反,高值薄膜中降低的俄歇复合速率,使薄膜更有望应用于高亮度器件。

图4 具有不同Eb的准二维薄膜的复合动力学(来源:南开大学)

进一步,研究人员制备具有不同准二维钙钛矿活性层的大面积(9.0cm²)钙钛矿LED器件。所有的器件表现出高度的EL均匀性。= 3器件在1.0 mA cm-2的低电流密度下展示了16.4%的峰值EQE(外量子效率),代表了迄今为止最高效率大面积钙钛矿LED器件,相应的小面积器件获得了高达21.3%的峰值EQE。随着值的增加,器件的EQE滚降阈值不断增大。=10器件的最大亮度为91,650 cd m-2,显示其在高亮度应用中的潜力。

图5 具有不同值的准二维钙钛矿LED的器件性能(来源:南开大学)

该成果近期发表于Nature  Communication期刊,通讯作者为南开大学袁明鉴研究员。该论文共同第一作者是南开大学袁明鉴课题组的博士生孙长久和博士后姜源植。

免责声明:本平台尊重原创,文章仅作分享,文章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不对其内容的真实性、完整性、准确性给予任何担保、暗示和承诺,仅供读者参考,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本文内容影响到您的合法权益(内容、图片等),请及时联系本站,我们会及时删除处理。 本站投稿合作邮箱:179420543@qq.com

作者: admin

本平台尊重原创,文章仅作分享,所有转载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如本文内容影响到您的合法权益(内容、图片等),请及时联系本站,我们会及时删除处理

为您推荐

英飞凌携手日亚推出高清微型矩阵式LED解决方案

近年来,车用LED照明技术发展迅猛,已成为汽车制造商提高驾驶舒适性和道路行车安全性的一种重要手段。其中用于自适应远光系统的矩阵式LED技术,可以实现重要的前大灯功能,从而根据不同路况提供所需的照明效果。

华为最新AR眼镜光学专利公布

近日,天眼查官网显示,华为公布了一项AR眼镜镜框、光学综合设计的专利(专利号CN 115236854),该专利将光波导模组放置于眼镜镜框顶部区域,避免了波导存在的漏像、影响透过率、影响社交等问题。

科学家研发新型远紫外线LED,可杀灭细菌和病毒且对人体无害

一种强大的LED可以有效地对表面进行消毒,同时对人保持安全。日本理化学研究所的物理学家们设计了一种高效的LED,对微生物和病毒来说是致命的,但对人类是安全的。有朝一日,它可以通过在满是人的房间里杀死病原体,帮助各国走出大流行病的阴影。

发挥氮化镓特性,Porotech攻克红光Micro LED技术瓶颈

近年来Micro LED技术不断突破,加上元宇宙、车用领域带动次世代显示技术的需求,商用化这一目标仿佛近在咫尺。其中,红光Micro LED芯片一直是技术瓶颈,但英国Micro LED公司却将材料的劣势化为优势,甚至有效缩短制程、降低成本,这到底怎么做到?《科技新报》特地专访Porotech执行长兼创办人朱彤彤,来了解该公司的技术独到之处。

江西煜明与南昌大学签订“多基色纯LED照明技术”专利转让协议

8月9日,南昌大学投资入股江西煜明智慧光电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江西煜明”)暨“多基色纯LED照明技术”专利转让签约仪式在江西省赣州市于都县成功举行。

发表评论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