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技术

TCL华星开发全新量子点图案化技术,制备出高性能QLED器件等

近日,TCL华星显示技术创新中心新材料开发团队开发了一种新型的选择性电沉积技术,实现了大于1000PPI的全色大面积量子点(QDs)图案化彩膜及高性能QLED器件的制备。

近日,TCL华星显示技术创新中心新材料开发团队开发了一种新型的选择性电沉积技术,实现了大于1000PPI的全色大面积量子点(QDs)图案化彩膜及高性能QLED器件的制备。

创新中心联合南科大,北大近日以“Large-AreaPatterning of Full-Color Quantum Dot Arrays Beyond 1000 Pixels Per Inch bySelective Electrophoretic Deposition”为题,在国际著名期刊《自然-通讯》(Nature Communications)在线发表相关研究论文。

量子点材料具有尺寸可控、发射波长可调、发射光谱窄、发光效率高等优点,近年来受到了广泛的关注。作为一种半导体功能材料,其在显示器件、照明器件、光伏太阳能电池、光电探测器等领域均具有巨大的应用潜力。

到目前为止,各种各样的技术已经被应用于加工图案化和像素化的QD器件上,例如光刻、喷墨打印、Stamp转移、微接触打印、纳米压印等,但是这些方法分别存在着诸如紫外光和溶剂影响QD性能,加工工艺复杂,加工时间长,器件效率低,重复性差等缺点。因此,改进和发展新型量子点图案化技术对于QD的商业化应用是至关重要的。

研究团队受到偏振发光的量子棒有序化需要高频率交变电场驱动,否则将发生沉降现象的启发,通过分析发现,由无机半导体核和有机配体壳组成的胶体QDs,其配体可能在溶液中解离,因此QDs表面可能富含阴离子或阳离子,带电的QD可以在电场的作用下沉积到相反电性的电极上。

基于此,研究团队利用高分辨率光刻微电极技术结合温和的电沉积技术开发了一种新型的QD选择性电沉积(SEPD)图案化技术,实现了单电极上高效、均匀、大面积的全色QD图案化薄膜制备。

电沉积制备QD图案化薄膜的形貌和尺寸特征(图片来源:TCL华星)

通过合理的溶剂和配体设计,研究团队首先获得了单一电性的QDs,有效地避免了正负电极同时沉积以及多色量子点沉积时的交叉污染。

所制备的QD薄膜具有可控的、均匀的特征尺寸(2μm—20μm),可以沉积成任意形状的图形,同时薄膜具有良好的形貌、有序的结构和良好的光学性能,其表面形貌、堆积密度和折射率(N=1.7-2.1)可以进行大范围的调整,从而获得不同条件下所需的量子点薄膜,并实现比传统溶液处理方法(旋涂和喷墨打印)更高的PL发光效率。通过调节电沉积电压和量子点浓度,可以在数纳米到数十微米的范围内精确调节图案化量子点薄膜的厚度。

电沉积制备全色QD图案化薄膜阵列(图片来源:TCL华星)

进一步地,研究团队将具有不同发射特性的量子点集成到大面积阵列中,形成全色像素,并制备了高性能QLED电致发光器件。

QLED的电流效率为77cd/A(G)和54 cd/A(R),与现阶段喷墨打印的器件水平相当。溶剂和材料选择的普适性、结构的可控性和器件良好的性能表明,选择性电沉积技术(SEPD)是一种极具发展潜力的纳米粒子图形化加工技术。

相关图案化薄膜可以同时满足不同尺寸的液晶显示器(LCD)、Blue OLED显示器和Bluemicro-LED显示器的色转换层以及QLED自发光显示器的要求,同时适用于低分辨率、中分辨率和高分辨率的显示器件,相关技术在光伏器件和量子点探测器领域也具有巨大应用前景。这一研究成果是华星光电不断在前沿技术领域探索与合作的又一硕果,同时选择性电沉积对薄膜不均现象和咖啡环问题的显著改善也是对喷墨打印技术的有力补充。

电沉积制备QLED性能表征(图片来源:TCL华星)

显示技术创新中心赵金阳博士为本论文第一作者,创新中心电子化学材料部部长陈黎暄,北京大学张盛东教授和南科大孙小卫教授为该论文通讯作者。

相关研究得到了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TCL工业研究院、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重点领域研发计划和深圳市孔雀团队项目的大力支持。

免责声明:本平台尊重原创,文章仅作分享,文章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不对其内容的真实性、完整性、准确性给予任何担保、暗示和承诺,仅供读者参考,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本文内容影响到您的合法权益(内容、图片等),请及时联系本站,我们会及时删除处理。 本站投稿合作邮箱:179420543@qq.com

作者: admin

本平台尊重原创,文章仅作分享,所有转载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如本文内容影响到您的合法权益(内容、图片等),请及时联系本站,我们会及时删除处理

为您推荐

英飞凌携手日亚推出高清微型矩阵式LED解决方案

近年来,车用LED照明技术发展迅猛,已成为汽车制造商提高驾驶舒适性和道路行车安全性的一种重要手段。其中用于自适应远光系统的矩阵式LED技术,可以实现重要的前大灯功能,从而根据不同路况提供所需的照明效果。

华为最新AR眼镜光学专利公布

近日,天眼查官网显示,华为公布了一项AR眼镜镜框、光学综合设计的专利(专利号CN 115236854),该专利将光波导模组放置于眼镜镜框顶部区域,避免了波导存在的漏像、影响透过率、影响社交等问题。

科学家研发新型远紫外线LED,可杀灭细菌和病毒且对人体无害

一种强大的LED可以有效地对表面进行消毒,同时对人保持安全。日本理化学研究所的物理学家们设计了一种高效的LED,对微生物和病毒来说是致命的,但对人类是安全的。有朝一日,它可以通过在满是人的房间里杀死病原体,帮助各国走出大流行病的阴影。

发挥氮化镓特性,Porotech攻克红光Micro LED技术瓶颈

近年来Micro LED技术不断突破,加上元宇宙、车用领域带动次世代显示技术的需求,商用化这一目标仿佛近在咫尺。其中,红光Micro LED芯片一直是技术瓶颈,但英国Micro LED公司却将材料的劣势化为优势,甚至有效缩短制程、降低成本,这到底怎么做到?《科技新报》特地专访Porotech执行长兼创办人朱彤彤,来了解该公司的技术独到之处。

江西煜明与南昌大学签订“多基色纯LED照明技术”专利转让协议

8月9日,南昌大学投资入股江西煜明智慧光电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江西煜明”)暨“多基色纯LED照明技术”专利转让签约仪式在江西省赣州市于都县成功举行。

发表评论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