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随着多家公司对外宣布因缺芯导致产品减产或停产,半导体产业链的缺货图景开始逐渐清晰,从汽车、手机到游戏、安防,2021年的“缺芯”困局愈演愈烈,正蔓延至更多领域。
汽车行业
福特 — 关闭工厂,临时裁员
1月20日,美国汽车制造商福特表示,由于芯片短缺、需求疲软,即日起至2月19日,福特位于德国萨尔路易市的工厂将停工停产。随后,时隔不久,同样由于芯片短缺的问题,福特宣布暂时关闭位于美国肯塔基州的SUV工厂。
除此以外,由于重要零件的供应中断,福特设立在印度金奈附近的Maraimalai Nagar工厂也宣布将会把员工的假期延长一周,然而这还不是福特最棘手的。
车用芯片的短缺,开始迫使其不得不进行裁员。就在一周前,福特宣布将对芝加哥装配厂进行更多的减产和临时裁员。
工厂停产或减产的直接后果就是汽车销量的降低,据行业分析师表示,此次造成汽车芯片产量不足的主要原因是8寸晶圆紧缺。芯片在汽车上的应用广泛,一辆普通汽车大概有50到150个芯片,驾驶辅助系统和导航控制系统等均需要芯片。
虽然目前主要的芯片厂商已经在全力追赶生产汽车芯片,但从整体芯片短缺的行业状况来看,福特恐怕很难在短时间内缓解现状。
大众 — 中国停产,北美、欧洲减产
2020年12月6日,央视财经报道提到,大众中国已经因为关键零部件芯片短缺而面临生产中断的风险。在此期间汽车“缺芯”潮中,德系车企可谓是受影响最大的一类车企,作为全球燃油车的销量霸主,大众集团因为缺芯已经导致数万辆汽车停产。
目前,南北大众已经停产,其中,一汽大众自去年12月初已经进入停产状态,而上汽大众于12月4日开始停产。除此以外,大众汽车还临时调整了在北美甚至欧洲的产量,于今年第一季度开始执行。

2020年国内狭义乘用车零售量
来源:选车荟
此前,从上汽集团公布的销量数据显示,去年10月,上汽大众新车销售为15.5万辆,同比减少8.01%,连续10个月销量下跌;11月,销量为16.16万辆,同比下滑21.89%。1-11月份,上汽大众累计销量为134.79万辆,同比下滑23.74%。
芯片短缺导致ESP和ECU两大车载电脑模块无法生产,而国内主要的供应商是大陆集团Continental和博世两家零部件供应商,受到芯片断供影响,两家零部件巨头也面临该业务的停工风险。
本田 — 减产、停产、合并工厂
根据日本经济新闻1月8日的消息,由于汽车芯片供应紧缩,本田汽车宣布将减少汽车产量,首先削减约4000辆汽车产量,主要影响在日本三重县铃木市一家工厂生产的微型汽车。而在此前,本田就已经停止了在阿根廷和菲律宾的生产,并合并了位于印度的两家工厂。
作为全球头部整车厂之一,本田的减产及停产举措意味着芯片供应短缺正威胁着全球汽车企业。据美国伯恩斯坦研究公司预计,2021年全球汽车芯片短缺,将造成多达450万辆汽车产量的损失,相当于全球汽车年产量的5%左右。
从时间上来看,采购原材料到量产芯片至少需要三个月的周期,因此根据需求快速调整产量任务艰巨。据波士顿咨询旗下智库Inverto预计,汽车半导体芯片短缺对汽车行业影响将持续半年甚至三个季度。
丰田 — 部分生产线停产或减产
丰田在1月12日表示,由于半导体短缺,在中国广州市的部分生产线已经停产,丰田也加入了车用芯片短缺影响汽车生产的名单。
据测算,此次停产持续4天,丰田与中国本土合作伙伴的合资企业,或将因为暂停生产线导致该工厂1月份产量削减至多30%。而在此前的1月8日,丰田就已经宣布在德克萨斯装配厂生产的坦途皮卡将减产约40%。
在1月28日丰田汽车宣布的销量数据中,包括大发工业和日野汽车在内的集团整体2020年全球销量为952.8万辆,较上年减少11.3%。
目前,广汽丰田第三生产线已经恢复,为确保后续产能不受影响,广汽丰田已经拓宽了汽车芯片采购途径和数量。
戴姆勒 — 削减工时,部分车型受影响
据外媒报道,戴姆勒将减少德国不莱梅工厂产量,该工厂甚至可能在2月初关闭几天,这也使该公司成为新一家因全球半导体短缺而受到影响的汽车制造商。而在此前不久,该公司刚刚表示,将削减德国拉施塔特紧凑型工厂的工作时间。
作为德国本土的两大汽车集团之一,戴勒姆同样受到全球汽车“缺芯潮”的波及。但从目前来看,梅赛德斯A级、CLA、GLA、GLC和整个B级产品的预安全辅助系统,正面临芯片短缺,但并非所有车辆都受到影响,只有配备这种特殊设备的车型才会受到影响。
据了解,这些车辆的交付将至少推迟到5月份。但对供应短缺更为严重的E级车来说,不少车型要到第四季度才能交付客户。

汽车产业缺芯概览
来源:搜狐汽车研究室
芯片瓶颈在一定程度上与疫情有关,此次疫情导致全球汽车行业去年销量大幅下降。2020年前5个月,欧盟新车销量仅为330万辆,同比下降41.5%。同时在疫情背景下,芯片制造商更专注于满足消费电子产品和其他领域的供应。另一方面,汽车市场复苏推动需求增长,车企对行业恢复估计不足。
手机行业
苹果 — 部分新型产品销售受阻
1月27日,苹果发布2021年第一季度财报,财报显示,苹果这一季度营收为1114.39亿美元,首次突破千亿美元大关。其中,iPhone部分的营收达到655.9亿美元,成为历史新高。
尽管财报靓丽,但随后不久,苹果方也表示,由于缺少零部件,一些新型高端iPhone产品的销售受到阻碍。
具体情况为,第一财季包括iPhone12系列、Mac、iPad均遭遇半导体吃紧的问题,预计将在第二季度实现供需平衡。此外,AirPods Max供不应求的情况也会延续到今年第二季度。

全球手机份额
来源:IDC
业内人士表示,全球缺芯问题主要是由芯片晶圆材料的缺货所导致。作为全球最大晶圆代工厂,一直以来,台积电都为苹果代工A14等处理器芯片,前不久台积电曾正加速生产汽车所需相关芯片,以满足汽车制造商的需求。这一举动或将影响苹果的芯片采购,届时留给其芯片的产能恐怕会更少。
三星 — 手机及平板出货受阻
近日,三星电子提出警告,汽车半导体芯片的缺货荒,已经开始影响智能手机芯片的制造,这将冲击智能手机及平板交货周期。
据外媒报道,三星电子存储芯片业务的执行副总裁Han Jinman表示,由于芯片代工产能紧张已成为全球性的问题,其他半导体领域的供应短缺可能都会影响到移动设备领域,因此他们也在密切关注。
为了急于满足汽车制造商的需求,大多晶圆代工厂都属于产能满载情况,四季度以来,台积电、联电、世界先进等8寸晶圆代工厂产能供不应求,部分厂商的代工价格调涨10~20%,交期由正常的两个月延长到了四个月。
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新订单的接入,从而影响代工厂对DRAM和NAND的生产进度,反过来冲击智能手机的出货速度和出货量。在全球芯片紧张的情况下,三星不得不考虑扩大晶圆厂产能。
华为 — 旗舰机现货难出,考虑启用库存芯片
美国的两轮制裁,是华为最为主要的缺芯原因。根据国际数据公司IDC手机季度跟踪报告显示,从全年来看,2020年整体手机出货量约3.26亿台,同比下降11.2%。华为、vivo、OPPO、小米、苹果排名前五,除了苹果同比录得增长之外,其它四家厂商均有不同幅度的下降。
从华为手机出货量来看,“缺芯”确实为其带来极大的影响,自华为Mate 40系列手机发布后,一直未能实现现货销售的顶级旗舰手机。近日,又有媒体报道,华为将会启用很多老库存的芯片产品,重新推出一系列的低配机型。

来源:IDC
例如刚刚曝光的华为Mate 40E手机,就将采用麒麟990E芯片产品,而华为Mate 40则采用麒麟9000E,华为Mate 40 Pro采用麒麟9000芯片。
目前,华为确实存在麒麟820E、麒麟990E、麒麟9000E等多款E系列芯片产品,但这些都是在芯片不足的情况下,华为才重新进行调校测试,将没有达到要求的核心进行屏蔽禁用,但从实际的使用体验来看,依旧可以为用户带来不错的体验。
如今,华为已经无法再通过芯片代工厂商获得麒麟芯片代加工服务,或许只有等待其首座芯片工厂的正式建成,华为的手机业务才会再迎来巅峰。
游戏行业
微软Xbox — 售卖库存,系列机型供不应求
去年11月,微软推出次时代主机Xbox Series X,其强大的硬件性能,能为用户提供极致的游戏体验。自上市以来,Xbox Series X从未进行现货购买,包括Xbox Series S机型在内,每次开放购买都会在第一时间被抢购一空。
此次Xbox Series X短缺问题,是受疫情、全球PC和游戏机图形芯片需求的不断扩大等影响,游戏市场的引爆,使得英伟达、AMD两大厂商持续面临供不应求的局面。
此前AMD CEO苏姿丰就曾表示,今年上半年众多图形芯片市场将迎来供应短缺的问题,其主要出现在PC市场和游戏市场。芯片行业完全供不应求,已经迎来了全球大缺货状态。
另外,微软投资者关系主管Mike Spencer近日对外透露,目前Xbox Series X游戏主机的供货量十分有限,此前已经售卖出所有的库存。预计在6月之前,Xbox Series X系列机型都会供不应求。
索尼PS5 — 产能难以提升,供给无法满足
在索尼公布最新财报时,表示因半导体和其它组件短缺,公司难以进一步提升PS5的产能,可能无法在2021年充分满足玩家对新主机高涨的需求。
索尼PS5新时代游戏机,是搭载由美国半导体公司AMD定制化设计的处理器,同时采用台积电的7纳米制程来代工生产,硬盘升级是其技术规格升级的重点。
游戏网站《VGChartz》此前调查了包括索尼PS5、微软XSX/XSS、任天堂Switch等游戏机的前5周销售量,结果显示前5周时间,PS5卖出将近400万台,Switch卖出了233万台,微软Xbox Series X/S则卖出200万台。

来源:GameNew时刻
据AMD首席执行官苏丽莎透露,CPU和GPU短缺将主要影响游戏硬件和PC的低端市场。其中受影响的游戏产品主要就包括索尼PS5。
新冠疫情虽然在全球蔓延,但并未降低游戏用户对索尼新一代游戏主机的热情,在需求强劲的情况下,芯片短缺则会影响到索尼PS5供给。
安防行业
据媒体报道,目前安防摄像头厂商所用的主控芯片、IPC SoC、存储芯片、WiFi芯片等核心零部件均出现缺货情况,主要是上游晶圆、封测产能紧张导致的半导体行业缺货。其中,存储芯片缺货最为严重,其次是主控芯片。
处理器芯片是安防视频监控设备的核心部件,直接影响到系统的图像质量、码流控制能力、智能识别效率、功耗等性能表现。
安防视频监控设备中所用的处理器芯片主要包括模拟摄像机中的ISP芯片、网络摄像机中的SoC芯片、DVR/NVR中的SoC芯片以及深度学习AI加速器芯片。
此次芯片缺货现象是由于部分企业抢产能,叠加疫情导致的供给制约,5G、汽车电子和AIoT等市场需求超预期增长是主要原因。缺芯带来的直接影响,使得企业也在进行价格调整。
目前,存储类芯片价格涨幅在20%—30%之间,主控芯片涨幅约10%—15%之间,一些小的芯片涨价幅度达到30%—40%之间。
展 望
受芯片供货紧张引发的多米诺骨牌效应正在半导体产业链愈演愈烈,从芯片成品产出的周期来看,“缺芯”潮还将持续一段时间。由此引发的“涨价”潮也在预期以内,现下已有20多家芯片企业发布了涨价通知函,涨价领域包括内存芯片、电源管理芯片以及汽车芯片。
谁也不能保证生产何时能追赶上需求,但从目前行业境况来看,大多企业只能通过减产或停产进行自救。“缺芯”并不是一次短暂的热潮,在使行业受困的同时,也在催生新的产业体系和新技术。
这里需要正视的一点是,半导体供应链的调整虽然已经开始进行,但进度不会太快,需要一段时间才能最终实现产能的增加。而未来的半导体领域也将继续伴随着长期的市场泡沫和洗牌,只有最终留下的企业才有可能突破限制,引领行业新一轮的风向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