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照明企业来说,“打假”不仅仅是嘴上的口号,更是一年365天的常态行动。
照明行业每天都在上演着“猫鼠游戏”:一边是无良厂商疯狂“制假售假”,一边是品牌企业持续“重拳出击”,一来一往战况僵持数年,双方攻防不断升级,却似“绝症”一般,斩不尽又杀不绝。
近日,松伟灯饰一则《专利侵权严正声明:律师函已发,重拳出击,谨防踩雷!》,再一次引发业界对于“维权打假”这一话题的高度关注。梳理时间轴,今年以来,公牛集团、雷士照明、欧普照明、新特丽等一众照企在打假维权路上前仆后继……

松伟灯饰
侵权赔偿上升至15万元以上
9月23日,松伟灯饰在其官微发布《专利侵权严正声明:律师函已发,重拳出击,谨防踩雷!》一文表示,我司松伟高端灯饰已委托广东金桥百信(中山)律师事务所对某些侵权方发出律师函警告,经双方良好沟通后,侵权方已将侵权松伟灯饰的假冒产品进行下架停售处理。但市场上依然发现很多侵权灯饰产品销售的现象屡禁不止,已严重触犯松伟高端灯饰的底线,故松伟高端灯饰对此重拳出击。

△《关于松伟高端灯饰专利侵权声明函》
同时,松伟灯饰还表示,松伟灯饰的秋季新品已上市,所有2021年9月松伟秋季新品的外观专利及专利评估报告也正在授权中,因此一旦侵权松伟秋季新品,结合其专利评价报告,侵权所承担的法律代价将不再是以往3万或5万的赔偿,而是上升到15万以上的巨额赔偿。
公牛集团
侵权者被判处有期徒刑三年
9月17日,浙江省宁波市慈溪法院开庭审理一起假冒注册商标罪案件并当庭宣判。经审理查明,2018年至2020年上半年期间,被告人王某某在未取得商标权利人授权的情况下,先后在浙江省温州市经济技术开发区、四川省成都市郫都区的租房内,加工标有公牛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注册的“”商标的开关、插座,并通过阿里巴巴平台注册网店对外销售,共计销售金额超过30万元。

△案件庭审现场
法院经审理认为,被告人王某某未经注册商标所有人许可,在其生产销售的商品上使用已注册的商标,情节特别严重,其行为已构成假冒注册商标罪。王某到案后如实供述了自己的罪行,承认指控的犯罪事实,愿意接受处罚且取得了被害人谅解,依法可以从轻处罚。根据王某某的犯罪情节和悔罪表现,法院一审判处其有期徒刑三年,缓刑四年,并处罚金人民币20万元。
雷士照明
涉案产品价值70余万元近期,雷士照明法务合规部针对个别区域门店存在销售非雷士照明品牌产品等“挂羊头卖狗肉”的现象,开展集中调查和综合整治工作。据雷士照明法务合规部负责人翟静介绍,市场维护组人员7、8月份先后在贵州省、山西省两区域市场合计13个地市、21个灯饰批发市场开展了打击假冒侵权、仿冒侵权及其它不正当竞争的调查打击工作。

△雷士照明查获侵权门店
本次调查行动中,共查处生产、销售假冒产品窝点3个;完成刑事立案2个;完成行政打击3个……查处以雷士照明名义印制名片对外进行业务联系,开展不正当竞争的商家5个;完成行政打击扣押涉案产品价值70余万元,并拆除侵权门头店招8个。
欧普照明
联合公安机关开展打假工作
对于打击假冒伪劣产品,欧普照明一向都是“铁面无私”。今年7月,欧普法务中心联合常州公安捣毁制一处假窝点,公安人员在行动现场查获大量假冒欧普贴标、包装盒、筒灯射灯等产品,涉案金额约300万元。
5月,欧普法务中心联合浦东公安重拳出击,抓捕常州假冒灯具团伙共12人,涉案总案值达2000余万元;1月,公安人员在浙江嘉兴查获一家大量制作假冒欧普贴标、说明书、包装盒、平板灯等产品及配件的店铺,查获行动涉案金额100余万元。
新特丽
“打假维权”提升到公司战略层面今年4月,新特丽于官微发出“利剑维权 铁腕打假”打假宣言。宣言中提到,新特丽将“保护知识产权及打假维权”提升到公司战略层面,由研发技术总经理挂帅,并聘请专业的律师团队以及知识产权维权团队,联手行业权威媒体,全面推进新特丽后装照明市场维权打假工作。5月,“新特丽自主创新与知识产权保护启动仪式”在广东中山召开。

△新特丽自主创新与知识产权保护启动仪式
早在2014年,新特丽便聘请专业律师团队进行协助,成立专项打假维权小组;2016年,新特丽对各个侵权企业商家发出近两百封律师函,进行严肃警告,令其停止对新特丽照明的一切侵权行为;2017年,新特丽更是结合线上及线下,开展“双管齐下”的打假维权行动。
……
不仅上述照企,木林森、鸿雁电器、欧曼照明、小米科技、德力西等都曾为了自身品牌与“假”字抗争到底。
如木林森,曾公开驳斥市面上的“擦边球”行径,并曾连发两则品牌声明;“鸿雁电器”与“鸿雁电缆”的侵害商标权及不正当竞争纠纷案中,鸿雁电器胜诉并获赔25万元;小米科技自2018年起开始起诉“小米卫浴”对其商标侵权;德力西集团也曾因“德力西”字号之争与德力西联合开关纷争不断……

△木林森照明品牌声明
这些年,随着照明灯饰行业“坚持品牌 坚持原创”呼声与日俱增,越来越多照企为捍卫自身品牌而踏上艰难又漫长的维权之路,甚至为了打击扰乱市场秩序的制假售假行为,不惜支付高昂的成本进行维权。“打假维权”行动不仅日趋高压,且形式也变得丰富多样。
只是,强力打假的成效既显著,又无奈。从当前市场来看,即使年年打假,仍然年年有假。那么,为何在照企们重拳之下,厂商仍敢“顶风作案”?
业界人士表示,“制假造假”现象的层出不穷,归根到底是因为假冒侵权能给商家带来低成本、高回报的诱惑。假冒伪劣厂商既无需承担高额的产品研发费用和宣传费用,又可仅通过“贴牌”享受和知名照明品牌一样的市场关注度和消费者青睐。

而“买假”的消费者,则是“制假”的第一驱动力。表面上,造假是万恶之源;实际上,买假者的需求隐秘地操纵着一切。消费者每买下一件制假商品,就如在经济世界的投票箱里,为假货投下了一张赞成票,他们对于“低价商品”的迷恋,也注定让假货市场屡禁不绝。
由此便不难理解,正是旺盛的市场需求再加上高额利润空间,让假冒伪劣产品烧不尽、吹又生。
大量的侵权行为,不仅严重挫伤了企业自主创新的积极性,也阻碍着行业品牌的培育进程。可喜的是,近年来,不仅企业们对“制假售假”打击力度越来越大,国家也在不断出台相关政策以保护知识产权,消费者对于“品牌意识”也越来越强。

正如新特丽照明董事长孙跃曾告诫行业同仁:“一起创新才有未来,抄袭仿冒不能成就伟大的企业。在国家的政策与倡导之下,创新变革的产业制造氛围,不会再让走捷径者获得投机取巧的财富。”
所以,不管是企业、商家还是消费者,打假维权都刻不容缓。若能营造一个“不制假、不售假、不买假”的市场环境,那么,“制假售假”的行为将会进一步得到遏制,“制假售假”者也必定会受到法律的严惩,照明市场将进一步被肃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