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在今年6月的时候就收到IES的获奖通知的。高兴之余开始回想这个项目的整个过程。我们完成一个完工的项目的无痕灯光融合的工作;灯光如同成熟的建筑再次生长;我们用立面灯光解决了内部空间的照明需求;最后,我们把一种只有人类能想象和体验的东西形态化、视觉化了。
水晶教堂坐落在中国河北省怀来县郊区的一片葡萄田,周围是一些小村庄,天气好的时候能看到远处有个湖,更远处周围是连绵起伏的群山。

图 1日间的水晶教堂
我第一次去现场看水晶教堂的时候,是炎热的夏天;车子从省道拐进乡间雨后坑洼泥泞的道路,绕过数重茂密的庄稼,眼前出现一小片开阔地,一个小小的几何形状安卧在田野中,走近一看,教堂白色的框架蓝色玻璃,后面有一个浅浅的水池,蓝天白云一起倒映在水池中。


守护与祝福
中国的北方,作物成熟的季节,。农民常常会在农田里搭建临时住所。夏天日照时间长,日间农人劳作的间隙里就在里面休憩。夜里农人也住在里面守护庄稼。如今这个教堂似乎取代了传统的临时住所,成了坐落在这片田间一个新的庇护所。

一个废弃的田间临时居所

田间的水晶教堂

另外,这个教堂还负有现实的使用功能。它不高,只有一层,面积约300m2。可以举办小型的聚会,旁边是草坪,也可以举行西式婚礼。
白天是忙碌工作时间的,路过的人能看到太阳下教堂在田间的身影,夜晚的才是个人可以自由支配的时间,然而夜晚太阳落山之后,教堂就消隐在夜色的庄稼地里不见了。业主希望夜间依然能够就能看到这座建筑。
我们接受了这个让教堂在夜间被人看见的任务。接受任务之后去勘察现场,现场的情况让我们感到这个项目有好几个困难:第一,由于这时候教堂已经完全建成了,结构与建筑是完整的一个整体,一眼看去,并没有地方可以装灯。第二,即使装灯,教堂白色的框架全部围合面都是玻璃,玻璃是透光,光的视觉效率不高。第三,顶部只有一根窄窄的横梁,拖过轨道安装下照灯实现对300平米的室内空间照明,光环境也是不理想的。第四也就无法通过内部空间下照灯实现功能照明的同时光线透过玻璃传递到远处。第五,即便装灯,电线灯具的隐藏固定也很困难。
分析过现场的情况之后,我们迫切需要一个方案,来变不利的条件为有力的条件。几轮分析讨论之后,得出的结论是:全部围合面都是玻璃,玻璃是透光的,唯有白色的框架是可以被照亮的;当白色的框架被照亮的时候,不但远处可以看见教堂的轮廓,这些光透过玻璃照向室内,很多盏灯光叠加起来,也是可以提供一个基础的的室内环境光的照明。同时还得配合安装轨道灯提供重点照明。
为了不露痕迹的装灯,我们做了一个U形的构件。这个构件两端可以固定在菱形框架的一角两条边上。这个构件放上去之后,就像是属于建筑本身的一个小构件,选择的灯具的形状看起来就像是一个长方体倒了两个直角。把灯具的长边固定在U形的构件上,这样装完的灯具看起来也像是建筑本身的一个构件。

灯具实验

节点图
让灯光作为建筑材料。
要控制灯具的光线,普通的投光灯、或者线性灯的配光比较发散,在照亮结构的同时,也会照亮玻璃。影响效果。选择一款灯,光线照射出去刚好停留在菱形的框架上,只照亮菱形框架的侧面,尽可能不影响玻璃才好。所以灯具没有选择通常的圆椎形或椭圆锥形的光,而是选择了一种”blade-blade optics”180°配光的灯具,这种配光的灯具投出窄窄的条状光并在围合空间内投出一个正方形的框,它能严格的把光投射到窗户的框架上。

连接灯具的电线藏在白色的PVC管里隐藏在钢结构的背面。







这样,教堂亮起来了,没有多余的东西。
傍晚,太阳的余晖消失。夜晚降临,大地上的一切在黑暗里沉默。此时只有天上的月亮,星星,教堂、草地上的萤火虫、远处的湖水发出柔和的光。仔细听,你仿佛能听到庄稼生长的声音。
照明设计:瑞彩华启(北京)照明设计有限公司
照明工程:骥景照明科技(北京)有限公司
韩霞简历
l 中央美院光环境研究所设计主任
l 北京照明学会环境委员会委员
l 中国媒体建筑学会委员
l 辽宁科技大建筑与环境艺术学院讲师
l 光亚展阿拉丁神灯奖十大照明设计师
中央美院硕士
部分荣誉
l 2020河北怀来G9国际葡萄酒庄园水晶教堂获得北美照明工程协会优秀奖
l 2020北京地铁7号延长线环球影城站照明设计获得亚洲照明设计特别之光奖
l 2019故宫角楼和入口照明设计总督导
l 2019中央美院百年校庆灯光表演秀和校区照明规划改造获得阿拉丁十大工程奖
l 《交互空间设计》获得中国照明网金手指灯光创意作品二等奖
l 2016中国美术馆《“中央美院艺术再长征”红井、叶坪映像》灯光设计获得阿拉丁神灯奖十大照明设计师和北京照明学会和中央美院灯芯草学社三等奖
l 2018央美院建筑学院大三学生参加同济大学建造节,负责灯光内容获得三等奖并在照明设计杂志发表《萤阶—灯光装置设计过程的思考》
l 独立主持设计的南京虹悦城室内外照明设计获得获得2014年照明周刊设计奖项
l 济南三星的灯具设计大赛获奖
从业近十五年,早期在在亚洲著名照明设计事务所工作。
工作期间与假日、洲际、喜达屋、希尔顿 雅高等酒店品牌有过项目合作,与美国HBA, 新加坡DP,澳大利亚hassle,日本CCD商业设计公司等有过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