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国家大力支持5G、智慧城市、智慧交通等行业发展,智慧灯杆市场在2021年终于迎来了爆发,2021年智慧灯杆相关的招标项目金额超过155亿元,较2020年的49亿元翻了两番。中商产业研究院预测,未来几年的智慧灯杆建设规模将会继续呈几何级增长,我国智慧灯杆行业市场或达千亿规模。

智慧灯杆产业链结构图
第一季度发布21个招投标项目
据不完全统计,2022年第一季度智慧灯杆招投标项目为21个,包括安徽、福建、贵州、广东、河南、江苏、陕西、山西、浙江、上海等省份。

此前已经进入审批阶段的智慧灯杆项目为16个,智慧灯杆总数为13550根,项目预算达到36亿!

智慧灯杆市场 “十四五”期间迎来新风口
智慧灯杆是智慧城市建设必不可少的一环,是一个强政策行业。2020年,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上提出要加快推进国家规划已明确的重大工程和基础设施建设,其中要加快5G网络、数据中心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进度。
至此,“新基建”战略被提升到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在此之后很多地方政府出台的政策以及发布的重大项目建设计划中,智慧灯杆都作为“新基建”的一部分而列入其中。
1山东省出台的《关于山东省数字基础设施建设的指导意见》提出鼓励新建集智慧照明、视频监控、交通管理、环境监测、5G通信、应急求助等功能于一体的智慧杆柱。到2022年年底,全省新建智慧杆柱3万个以上;
2山西省出台《太原市加快5G发展实施方案》,规划建设塔(杆)等公共设施时,统筹考虑5G网络基站建设需求,优先使用可满足5G网络基站承载的塔(杆)类型,确保“多塔(杆)合一”落地;
3广东省出台的《广州市加快推进数字新基建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0—2022年)》提出,要结合通信、视频监控、车联网、物联感知等应用需求以及城市道路临时泊位规划,到2022年底力争建成智慧灯杆3.4万根。
我国开始实施首个智慧灯杆国家标准
2021年11月26日,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批准发布了首个智慧灯杆国家标准——《智慧城市智慧多功能杆服务功能与运行管理规范》,于2022年3月1日起正式实施。
业内人士认为,智慧多功能杆国标在3月份实施后迎来新风口,在全球拥有广阔的市场空间。
但在技术方面,智慧杆建设标准不一、预留接口缺少规范,杆体难以实现共享;部分智慧杆建设只注重现状合杆,杆体未来扩展性不足;现状供电、通信配套不完善,杆体规模化进程缓慢。
在市场方面,多部门管理,智慧杆多功能集成受限;杆体建设运营主体分散,未能实现智慧杆有效协同;商业模式尚未明确形成,政府和企业都还在积极探索中;同时杆体运维管理等诸多问题还需要解决。
那么,在此次发布的国标中,对于建设单位、运行单位、使用单位三方的功能、职责以及数据的采集、使用等都有一定的明确,但从智慧杆涉及的多个政府机构、单位来看,后续在运营、管理、数据挖掘方面,还需要继续挖掘和调整。